为什么家用膜式燃气表到期后需要更换新表而不是维修
2019.04.29 13:44:17


81f0c5ab84142261f8134babf5965014.png


一、国家规定了燃气表使用期限不得超过10年

1991年8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规定生活用煤气表只作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轮换。JJG577-2005《膜式燃气表》检定规程关于燃气表的使用期限明确规定:对于最大流量qmax≤10m3/h且用于贸易结算的燃气表(家用表)只作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更换。以天然气为介质的燃气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以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等为介质的燃气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6年。

家用膜式燃气表没有后续检定,只作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更换。中间只有使用中检查,对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放宽一倍,但为何放宽理解不一。有些人认为,家用膜式燃气表因为使用了一段时间所以放宽要求;有些人认为使用中检查是在现场进行(标准器准确度、安装条件、检定控制条件不如实验室)而放宽;膜式燃气表经过安装后有力应变的影响因素导致放宽指标。各部门从不同的利益角度和职能出发,会产生分歧。比如一台首检合格且使用时间不长的膜式燃气表因计量纠纷拆下返回实验室检定,这是后续检定还是“使用中检查”呢?由于这两种情况计量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相差一倍,很容易产生纠纷。使用中检查与后续检定不能有交叉。国家技术规范明确:使用中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检查燃气表的检定标记或检定证书是否有效,保护标记是否损坏,检定后的燃气表状态是否受到明显变动,误差是否超过使用中的最大允许误差(使用中检查不出具检定证书)。

安装后,使用中检查的误差为何放大一倍的硬件原因:

依据GB/T6968-2011《膜式燃气表》之6.2.6.3.2中的弯矩要求,燃气表应能承受规定的弯矩。试验期间和试验后,燃气表的密封性应符合要求。试验后,管接头的残余变形不应超过5°;进行弯矩试验前,受试燃气表的示值误差应符合要求;进行弯矩试验后,再次对受试燃气表进行试验示值误差。示值误差应在规定的耐久最大允许误差限内。安装必然要承受相应的弯矩,这是由于螺纹接头和管线不在一个绝对的平面上导致的。所以,安装后检测的膜式燃气表按照首次检定误差要求肯定不合理,只能按照GB/T6968-2011的要求,满足耐久最大允许误差限之内(即最大允许误差放大一倍)。

“使用中检查”需要一个明确的界限,既然是规定,可能不是100%公平。膜式燃气表不管安装一天或者几年,肯定属于“使用中检查”。

综上所述,我们统一定义:膜式燃气表经过安装后就属于“使用中检查”,不管安装时间长短。


二、民生安全计量

 燃气表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期限到期更换,不仅关乎百姓的日常生活,更关乎百姓的居家安全。燃气表的到期更换比起水表和电能表更为重要,因为水表和电能表如果超期使用仅涉及贸易结算不准确的问题,而燃气表还涉及安全的问题。

超期使用的燃气表不仅会造成计量不准确,还给家庭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燃气表超期服役直接导致燃气表表体密封填料老化、机械固件耗损,造成燃气表计量不准确,并容易发生因表体泄漏而引发燃气事故,直接威胁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说,使用超期服役的燃气表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有人想从所谓“节约、经济”的角度考虑:能否让膜式燃气表延长寿命,检测合格后再使用一个周期。或者维修一下继续使用10年。这样考虑真的“节约”吗?让我们算笔账:目前一个质量过关的普通家用膜式燃气表约100元左右。按照10年折算,分摊到每年的折旧费是10元左右。

第一,10年后膜式燃气表的维修价值多大?铝壳表的铝可以回收,钢壳表没有回收价值,因为经过10年的使用,外壳已经锈蚀得差不多了,不能再使用,里面的机芯几乎是不可用的。另外,经过10年的工艺进步,根本没有维修的价值。维修的费用甚至比一个新制造的膜式燃气表价格还要高。

第二,省100元的一个表和一个家庭几口人的生命安全无法相比。擅自延长家用膜式燃气表的做法是漠视人的生命安全。

相对于燃气表的准确性而言,燃气表的安全性更为重要,使用超过年限的燃气表,会给家庭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燃气杂质、湿度和使用环境的耐盐雾腐蚀等原因造成燃气表内密封胶老化,表壳壳体与接头的结合部锈蚀,会形成内部或外部漏气,一旦外泄,轻则家庭财产受到损失,重则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后果十分严重。

根据燃气表的工作原理,燃气表在使用一定年限后表内皮膜就会出现老化、变形,引起计量室体积缩小而产生误差变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变化呈逐渐加快之势,使燃气表的误差变得越来越大。

事实上,严格按照国家检定规程的要求执行,就能保证每户居民使用上安全、准确的燃气表。对新安装的燃气表进行首次检定,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到期更换,燃气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还是有保障的。